配资哪家比较好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一般为3至5天
“听说最近南方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特别多。”“是呢,我朋友家孩子前两天就是这病,烧到了39℃多。”“夏天好像是高发期。”……最近一段时间,关于“疱疹性咽峡炎”的种种话题被不少人疯传,看到信息的家长纷纷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。
这种看似陌生的疾病,究竟是什么样的病症?又该怎么护理呢?
喉咙痛到喝水也痛
“医生,您快看看我家孩子,烧到39℃多,说嗓子疼得厉害,饭也不吃,水也不喝,就一个劲儿哭!”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儿科诊室里,张女士抱着4岁的儿子乐乐,急得满头大汗。经过检查,医生发现乐乐的咽软峡部有多个灰白色疱疹,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。“开始发烧的时候,孩子说喉咙痛,我们以为是病毒性感染,想着别去了医院再交叉感染了,就在家吃了药。”但后来乐乐连平时最爱吃的香蕉都咽不下去了,张女士才觉得不对,带孩子来到了医院。
“我家也是差不多的情况,一开始都以为是感冒发烧,就吃了退烧药,但他反反复复地烧了3天,我才带他去了医院,结果就确诊了,还被医生好一顿说。”吴先生回忆起自家孩子的发病过程,到现在还是有点后悔,“因为拖了好几天,医生说口服药物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,最后孩子在医院输了一周的液,才彻底解决问题。”
展开剩余81%“我看到他喉咙附近有小水泡,担心是手足口病。”“听说幼儿园有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,所以孩子一说嗓子疼,我就赶紧带她去医院了,但最后不是。”“以前没听说过,不了解。”……采访过程中,山西晚报·山河+记者发现,对于疱疹性咽峡炎,很多家长并不了解,甚至是第一次听说。
发烧与咽痛是主要信号
据了解,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,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(如A2、A16、A9、A22等)引起,偶尔也会由肠道病毒71型导致。它好发于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,尤其在幼儿园、托儿所等集体场所容易出现聚集性发病。至于它的好发季节,一般认为疱疹性咽峡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春季和夏季是高发期。
“因为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很相似,所以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,这就使得很多爸妈因为不了解这种病症而盲目地给孩子吃药、打针,父母操了心,孩子遭了罪,但病情并不见缓解。”太原市妇幼保健院长风院区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范伟解释说。
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一般为3至5天,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播:飞沫传播是常见途径,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,病毒会随着飞沫扩散到空气中,健康人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。乐乐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,可能就吸入了患病小朋友喷出的飞沫;接触传播也不容忽视,患者的疱疹液、唾液、粪便等都含有病毒,如果健康人接触了被这些污染物污染的手、玩具、餐具、毛巾等物品,再接触自己的口鼻,就容易被感染,而在幼儿园里,玩具被多个孩子触摸,如果消毒不及时,就成了病毒传播的“中转站”;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,也可能导致感染。
“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烧与咽痛。”范伟表示,但因为有潜伏期,所以家长们往往会觉得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来得比较突然,例如发烧,患者的体温一般在38.5℃以上,部分孩子可高达40℃,而且发烧持续时间通常为1-4天。在发烧1-2天后,孩子的咽峡部(包括软腭、悬雍垂、扁桃体等部位)会出现灰白色的疱疹,周围伴有红晕。这些疱疹在1-2天后会破溃形成浅溃疡,一般经过1周左右可自行愈合,不会留下疤痕。“这就是一种自限性疾病。”范伟说。
和手足口病相似且有区别
“看到网上很多人在说,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‘表兄弟’,该怎么理解?”对此,范伟表示,网友会这么认为,可能是因为这两种疾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,传播方式也极其类似的原因。
他介绍,手足口病早期一般也会先有感冒症状,发热,可伴嗓子痛、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等症状,随后,口腔黏膜可能会出现疱疹,手、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、疱疹,疱疹周围可有红晕。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主要出现在咽峡部,而手足口病除了口腔有疱疹外,手、足、臀等部位还会出现疱疹,而且疱疹数量也比较多,但咽痛症状没有疱疹性咽峡炎那么严重。
另外,虽然两者都是自限性疾病,一般7到10天内就会恢复。但是手足口病并发症的风险会更高,可能会出现心肺或神经系统并发症,如心肌炎、脑脊髓炎等,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。
“也有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的情况。”范伟介绍,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,可却不是孩子的专属,成年人因为工作压力、精神紧张、营养不均衡等导致免疫力不足时也很容易感染,部分成人感染后可能没有任何症状,但不是绝对的。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,成人感染手足口病后,症状较轻的会出现手心、脚心的皮疹和口腔疱疹;严重的会出现发烧、甚至全身性的皮疹。对此,范伟提醒:虽然相对于儿童手足口病,成年人的症状较轻,也不会导致明显的并发症或造成生命危险,但也需要重视,因为成人活动范围大、携带病毒量多,在和小孩接触时,更容易成为隐性的传染源。
对症处理是关键
目前,疱疹性咽峡炎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,治疗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,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:对于发烧的孩子,如果体温超过38.5℃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,同时配合物理降温,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、腋窝、腹股沟等部位。缓解咽痛可以让孩子多喝水,保持口腔清洁。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一些口腔喷剂,减轻疼痛。对于因咽痛而拒绝进食的孩子,家长可以准备一些温凉的流质食物,如牛奶、米汤、果汁等,避免给孩子吃辛辣、刺激性、过热、过硬的食物。大多数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后,经过合理的护理和治疗,1-2周就能痊愈,预后良好。但少数孩子可能会出现脱水、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,所以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、进食情况和尿量,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萎靡、持续呕吐、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,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,抗生素对其无效,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,以免滥用导致不良反应。
预防疱疹性咽峡炎,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点: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基础,要教育孩子勤洗手,尤其是饭前便后、外出归来后,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洗双手。家长也要注意自身卫生,接触孩子前要洗手。保持环境清洁卫生,经常对孩子的玩具、餐具、毛巾、衣物等进行清洗消毒,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。乐乐所在的幼儿园在闭园后,对教室、玩具、桌椅等进行了彻底的清洗和消毒,以防止病毒残留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,如游乐场、商场等,尤其是在疾病流行季节。如果必须去,要让孩子佩戴口罩,减少感染机会。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烧、咽痛等症状,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,确诊后要让孩子在家休息,避免去幼儿园或学校,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再恢复集体生活,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。
山西晚报·山河+ 记者 张梦莹
发布于:山西省114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